三次元(三坐标测量机)作为精密测量设备,其精度校准需遵循严格规范,通过系统性校准确保在 X、Y、Z 三轴方向的测量误差控制在微米级,为机械制造、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可靠数据。
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是基础。需将设备置于恒温环境(20±1℃),提前 4 小时开机预热,确保光栅尺、测头系统达到热稳定状态(温度波动每小时≤0.5℃)。使用激光干涉仪、量块等标准器具(精度需高于被校设备 3-5 倍),如激光干涉仪的线性测量精度应≤±0.5μm/m。清洁设备工作台面与导轨,去除油污和杂质,检查测头(如触发式测头)的灵敏度,触发力需稳定在 0.1-0.3N,避免因测头故障影响校准结果。同时,确认压缩空气压力(通常 0.4-0.6MPa)和湿度(≤60%)符合设备要求,防止气浮导轨运行异常。
长度精度校准是核心项目。采用激光干涉仪沿 X、Y、Z 轴分别进行测量,在全量程内均匀选取 5-7 个点,记录实际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偏差。根据标准,当偏差超过允许值时,需通过设备软件进行补偿。

垂直度与定位精度校准需分步实施。垂直度校准使用直角尺(等级 00 级)或激光干涉仪,测量 X 轴与 Y 轴、Y 轴与 Z 轴的垂直度误差,转动工作台使测头分别接触直角尺的两个工作面,计算两轴的垂直度偏差,允许值通常≤1.5μm/m。定位精度校准通过测量标准球(直径 50mm,圆度≤0.1μm)实现,在工作台不同位置测量标准球直径,其变动量应≤2μm,否则需调整三轴的运动同步性。
旋转轴与测头校准不可忽视。对于带旋转工作台的三次元,需用标准分度盘校准旋转轴的角向误差,每 30° 测量一个点,累积误差应≤5″。测头校准使用标准球,通过在不同角度测量球心坐标,计算测头的等效直径偏差(≤0.5μm)和各向异性误差(≤1μm),确保测头在空间各方向的触发一致性。
校准后的验证与维护是保障。用验收量块(如 200mm 量块)进行重复性测试,连续测量 10 次,最大差值应≤1μm。校准数据需存档并生成报告,证书有效期通常为 1 年(高频率使用设备建议每 6 个月校准一次)。日常维护中,每周清洁光栅尺和导轨,每月检查测头座的紧固性,避免振动和冲击导致校准参数漂移。
通过系统性校准,三次元可长期保持高精度测量能力,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保障,是现代制造业的精度 “守护者”。